34岁刘诗雯全运夺金!中国女运动员的职业生涯,该被年龄定义吗?

落后的时候,刘诗雯在我旁边还是非常淡定的,因为她大赛经历非常多,越在落后时候,她就越有办法。

刘诗雯的职业生涯曾充满遗憾。 她多次跻身世乒赛决赛却与冠军失之交臂,又接连错过了伦敦、里约、东京三届奥运会的女单参赛机会。 2021年东京奥运会混双决赛上,她搭档许昕不敌日本组合水谷隼/伊藤美诚,错失金牌。

东京奥运会后,刘诗雯淡出国家队,并成为国际乒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。 但她始终未曾割舍乒乓球。 自2025年3月起,她重新投入高强度训练,全力备战本届全运会。

“真的不敢想自己能参加六次全运会,也不敢回头去看。 ”刘诗雯赛后表示。 她此前并未将第六次全运会纳入计划,而大湾区主场的举办机会,成为她重新出发并坚持下去的关键动力,“我太想代表广东在主场出战了,也想再为培养自己的球队尽一份力。 ”

支撑刘诗雯走下去的,还有那份难以割舍的对乒乓球的热爱。 “我确实非常热爱乒乓球,也想看看国内女运动员的运动生涯终点在哪里。 ”在她之前,国内从国家队退役后仍坚持征战赛场的女运动员寥寥无几。

刘诗雯不愿被“年龄”“退役”这些标签束缚。 她一直在思考:“女运动员是否能更好地延续运动生涯? 能否即便离开国家队,也可以找到自己的赛场,实现自己的价值。 ”

这场决赛没有失败者。 陈垣宇/蒯曼展现出的冲劲与潜力,让中国乒乓球的未来充满希望;而刘诗雯与林高远的夺冠,是技术与经验的胜利,是热爱与坚持的勋章。

全运会乒乓球比赛因高手云集、竞争激烈,业内公认“比奥运会还难打”。 刘诗雯在34岁高龄仍能在这项赛事中夺得金牌,引发了关于运动员职业寿命的广泛讨论。 当越来越多运动员在30岁后仍保持顶尖水平,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女运动员的职业边界?

刘诗雯的例子证明,经验、智慧与大赛心态,在关键时刻往往比纯粹的身体素质更具决定性。 这种“以老带新”的范例,对正在成长中的年轻选手具有重要启示意义。

优质图文扶持计划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Posted in 文化交流活动
Copyright © 2088 中国男篮世界杯|德国日本世界杯|全邦世界杯美食风味站|quabanh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